行業資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舊樓加裝電梯的工程越來越多。新增的電梯井道可以是鋼筋砼結構,也可采用鋼結構,以鋼框架結構居多。這種井道通常與主體結構通過化學螺栓等方式拉結。這對改善結構傳力路徑以及井道整體穩定是很有利的。井道結構與普通結構有較多不同,也存在很多難點,中越電梯井道通過工程積累的一些概念分析方面的想法,分享給大家一起探討。拋磚引玉,不對之處望大家指正。 ·
井道豎向荷載分析:豎向荷載主要是井道鋼框架自重、圍護結構荷載、電梯機房樓面荷載(有機房井道)、曳引設備支承荷載、井道屋面荷載等。對于較高的井道,井道與原有結構拉結節點宜作成豎向滑動支承,以釋放豎向荷載作用下的井道位移,否則豎向荷載較大時將產生較大的附加內力。一般可以通過化學螺栓的端板上設滑槽孔來實現。這種方法對于減小因井道基礎沉降產生的井道附加內力也十分有利?!?
井道在風荷載作用下的受力特征分析:
(1) 風荷載體型系數:對于外置的電梯井道,井道多位于原有結構局部邊側或角部。因此嚴格來講,井道的風荷載體型系數應該采用局部風壓體型系數,如采用規范對主體結構的風荷載體型系數將導致計算結果偏于不安全。但荷載規范對于局部風壓體型系數限于圍護結構,在實際計算時可參考規范對于圍護結構的局部體型系數取值。但注意2012年新版荷載規范對于局部體型系數有較大改動。
(2) 風振系數:從概念上講,風振系數主要反映脈動風對結構的影響,如果井道結構與原有結構存在拉結,而原有結構的剛度較大,則井道的風振響應會大幅減小。且荷載規范的風振系數法只適用于豎向懸臂型結構,井道在各層側向支承于原結構,不能作為豎向懸臂型結構。故建議按荷載規范對結構風振響應的判斷方法,如原有結構可不考慮風振,則井道也可以不考慮風振,即風振系數取1.0。但需要特別注意,對于獨立單體的井道結構則考慮風振影響,因為獨立的井道結構與原結構無拉結,成為高聳結構,周期一般較大,風振響應較為明顯,不考慮時偏于不安全。
(3)基本風壓和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均直接按荷載規范計算。
- 上一個:井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征分析:
- 下一個:鋼結構的專用術語